黑龍江人防工程的發展演變
人防工程是防備敵人突然襲擊,有效地掩蔽人員和物資,保存戰爭潛力的重要設施;是堅持城鎮戰斗,長期支持反侵略戰爭直至勝利的工程保障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黑龍江人防工程的發展演變。
發展演變
早期人防工程
中國的人防工程建設起步較早,早在20世紀五十年代抗美援朝的時候,為防備美國的空襲,在東北地區就有防空地下室的建設。
在20世紀60年代末、70年代初,中國國城鎮曾掀起了"深挖洞"的群眾運動。各單位、街道居民在房子底下挖洞,爾后相互連通,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地道網。由于缺少統一規劃,缺乏經驗,加上技術力量不足,這些工程一般幅員較小,質量較差,統稱為早期工程。
現代人防工程
隨著時間的推移,黑龍江人防工程建設逐步走上了正規化、科學化的軌道,我國已經建成了一大批質量高、幅員大、效益好的平戰兩用工程,人防工程的種類齊全,形成了一定的規模。
新建的黑龍江人防工程在建設前都經過了可行性論證,既考慮到戰時防空的需要,又考慮到平時經濟建設、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,具有平戰雙重功能。
同時。人防工程嚴格按建設程序辦事,從土建到裝修都注重質量。建成投入使用后,取得了顯著的戰備效益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許多大中型人防工程成為城市的重點工程,如哈爾濱奮斗路地下商業街、沈陽北新客站地下城、上海人民廣場地下停車場、鄭州火車站廣場地下商場等,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
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,上海、南京、廣州、深圳、哈爾濱等城市先后修建了一批大中型人防工程,投資建設了人防指揮中心和指揮自動化系統。
地鐵人防工程
進入21世紀,我國地鐵建設發展日新月異,建立高效的地鐵安全防護系統日益為人們所關注。先后在北京、天津、深圳等20多個城市50余條地鐵線路的人防設計任務。
黑龍江人防工程是地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平時地鐵以交通運營為主,戰時則承擔著人員轉運、重要物資輸送的重要生命線作用。因此,北京地鐵的人防工程都是由部隊工程設計院負責設計。
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,是指為保障戰時人員與物資掩蔽、人民防空指揮、醫療救護而單獨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筑,今天小編就給您講述到這,如果你想了解更多,可以直接撥打我們的電話,期待你的來電!